目前,廣東已進入暴雨和強對流多發(fā)季節(jié),洪澇災害過后,農(nóng)作物應該如何救災復產(chǎn)?這份主要農(nóng)作物大雨暴雨防災減災措施快一起來學習!
水稻
一、預防工作
及時關注當?shù)靥鞖忸A報,做好工作預案,提前檢修水泵,確保能夠正常使用,儲備充足防澇抗?jié)澄镔Y。
二、及時排澇
1. 全面疏通排灌溝渠,強化田間開溝排水,確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間漬水,減輕漬澇危害。
2. 受水浸田塊,當水位下降時,立即清理田間渣屑,洗苗、扶苗,沖洗葉片上的泥漿,以恢復葉片正常生長,提高光合作用。
三、適時施肥
葉片恢復生理機能后,及時追肥。
四、及時改種
對已沖毀無法恢復的稻田,及時清表整地,補插秧苗或改種直播稻,彌補災害損失。
五、防治病蟲
密切注意病蟲測報信息,特別注意細菌性病害和遷飛性害蟲的防治。在施藥防治病蟲害時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(nóng)藥,確保稻米品質提升和質量安全。
大豆
一、及時排水
對受澇地塊,采用機械排水和挖溝排水等措施,盡快排除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,防止?jié)a根。
二、培土防倒
針對當前大豆未封壟,待機械能進地時及時中耕松土,破除板結,同時培土防倒。
三、適時施肥
受淹地塊土壤養(yǎng)分大量流失,加之根系吸收能力減弱,要及時追施氮肥補充營養(yǎng),促進大豆恢復生長。
四、防治病蟲
大豆受澇時,根腐病、潰瘍病、炭疽病等病害可能加重發(fā)生。堅持預防為主、病蟲兼治的原則科學選用藥劑,切實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控。重點防治斜紋夜蛾、高隆象和銹病等。在病蟲防治過程中,可與葉面肥、調節(jié)劑同時噴施,“一噴多促”實現(xiàn)防病、防蟲、減災、提質、增產(chǎn)的效果。
花生
一、及時排水
花生田塊雨澇發(fā)生后,應及時搶排田間積水。根據(jù)積水情況和地勢,采用疏通溝渠、挖排水溝和機械排水等辦法,盡快把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排出去,盡量減少田間積水時間。
二、及時改種
及時清理水淹致死的植株與雜物,若農(nóng)田淹水時間較長、大部分植株已死亡,則應根據(jù)當時當?shù)貧夂驐l件,及時改種適當?shù)淖魑?,以減少洪澇災害損失。
三、及時增施速效肥
水淹造成土壤養(yǎng)分大量流失,加上根系受損吸收能力衰弱,等到積水褪去,田間能進人的時候,及時追施速效氮肥,葉面噴施一些微量元素肥,有利于植株恢復生長和增加產(chǎn)量。
四、防治病蟲害
澇災過后,田間濕度大,而花生生長衰弱,抗逆性降低,適于多種病蟲害發(fā)生,要及時進行調查、預防和防治。在植株恢復生長前,用殺菌劑、殺蟲劑噴施2-3次,主要防治花生銹病、葉斑病、棉鈴蟲以及其他病蟲害等,棉鈴蟲可用阿維菌素、甲維鹽等藥劑,葉斑病可用三唑酮、多菌靈等。
甘薯
一、及時排水
及時清溝排水,防止因積水和漬害導致甘薯植株死亡。
二、及時中耕培壟
受洪水沖刷,甘薯塊莖根系裸露出表面或是表土流失,需及時中耕培壟,特別是繁苗基地要加強管理。
三、控制徒長
薯田受澇后,土壤通透性變差,地上部莖葉更易徒長,可結合實際情況噴施調節(jié)劑。
四、綜合防治病蟲害
甘薯受淹后高濕環(huán)境易受到甘薯根腐病、甘薯黑斑病、甘薯莖線蟲病等多種病蟲危害,需要結合實際發(fā)病情況及時防治。
茶葉
一、暴雨前的防范
修復茶園梯地。受山洪經(jīng)流沖刷溝坎、坍塌和毀壞的坡地、茶行、工作道等及時填土修復,加固。
二、暴雨后補救措施
1. 排除淤積、積水。茶園土壤積水影響茶根有氧呼吸和生長,對茶樹危害很大,甚至會導致茶樹死亡。根據(jù)積水情況開溝排水;同時清理水災遺留的雜物,防止病蟲害滋生和影響茶園田間勞作。
2. 清洗枝葉。茶樹莖葉沾滿污泥,光合作用受影響,必須清洗枝葉。一是自然淋洗;二是采取噴霧器人工噴洗。
3. 淺耕松土。天晴兩天時,既應進行淺耕,輔助鋤草、培蔸、松土等措施,鋤地及時,在雨停后一個星期內完成。
4. 追肥管理。每畝施用復合肥5-10kg,結合淺耕措施施用。
5. 固定植株。對茶樹根部周邊有松土現(xiàn)象的,將茶樹扶植回原位,用泥土重新固定,淋水。
6. 防治病蟲害。對于損傷折斷的茶樹枝條葉片,及時剪除并清理出茶園,防止引發(fā)病害。
蔬菜
一、暴雨前的防范
1. 關注天氣,提早預防,及時搶收。適宜采收的蔬菜及時搶收。
2. 加固設施。設施栽培,棚內有作物的,及時閉棚防風,盡量保證棚膜、設施及作物安全,如果風力超強,需割膜保棚;設施栽培,棚內無作物的,及時收起棚膜泄風。露地栽培,棚架栽培的,加固支撐。
3.疏通溝渠。及時疏通排水溝渠,保證排水暢通,防止臺風后暴雨淹沒田塊。清理溝渠,排除積水,對于地勢低洼、自行排水困難的田塊,要用抽水工具排水,盡量減少受淹時間。
二、暴雨后補救措施
1.及時清除病死枯枝,葉面稍干爽時立即噴施廣譜性殺菌劑,減輕病害發(fā)生。噴施葉面肥,增強植株抗病能力。受淹后土壤易板結,且肥料流失較大,退水后天氣放晴時盡快松土,并追施薄肥,恢復植株生長。
2.絕收田塊及時補種。退水后及時翻耕晾曬土壤,為后茬生產(chǎn)準備。